廣州國家版本館:“藏展結合”,履保藏傳承之責
2022-08-04 21:28
來源: 大洋網
人工智能朗讀:

廣州國家版本館:“藏展結合”,履保藏傳承之責

作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廣州國家版本館擁有中華版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四大核心功能,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從布局規劃、硬件設施到保藏工作,廣州國家版本館將“藏”和“展”相互結合,做好版本資源征集保藏和特色版本資源體系建設。

空間序列分明:為版本打造專業“保藏”地

目前,廣州國家版本館總設計藏量2500萬冊(件),如何將“藏”和“展”更好地結合,是設計團隊需要在建筑設計上考慮的問題。走進廣州國家版本館大門,沿著中軸線步入其中,邁過文沁橋、走過文沁亭、穿過文沁湖,就來到廣州國家版本館的主要展示區域——位于建筑群中心的主館文沁閣,而肩負保藏職責的藏書閣“明德樓”,則于建筑群北端靠山而立?!俺嗣嫦蚬婇_放的展館之外,保藏空間的設計意義也非常重大,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空間和序列的建筑設計上,體現中華和嶺南建筑特有的韻味?!眹野姹攫^廣州分館副總建筑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何鏡堂創作院副院長張振輝說。

廣州國家版本館開館后,將圍繞四大核心功能,打造中華版本區域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成為文化強省建設中高水平文化供給體系的重要支撐、成為新時代廣東的重要文化地標。張振輝告訴記者,除了融合中華型制和地域特色,考慮建筑群的布局和朝向之外,以各功能需求為準則,組織建筑功能分區也很重要?!靶枰獙⒇撠煴2睾驼故镜炔煌瑘鏊鶆澐衷诤线m的區域,才能滿足各部分的功能定位和需求?!彼f,“例如保藏和展示,兩個區域既分又有合,藏品區有獨立區域,也有藏展結合區域,可與展覽區域聯動起來”。

建筑群之間風雨無阻的風雨廊以及建筑內四通八達的連通道,井然有序地讓各建筑和功能區域連接貫通、相輔相成,共同擔起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的職責。

現代技術加持:為特殊藏品“保駕護航”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的版本是廣義的概念,從古籍、碑帖到書畫、青銅器,甚至糧票、貨幣,古今中外,凡是留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載體,都可以視為版本資源??梢哉f,國家版本館是集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檔案館、美術館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機構。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潘詠怡表示,廣州國家版本館的核心功能,首先是保藏,其次是展示,接下來是研究和交流。

版本征集入館后需要相關的技術支持和環境支撐,因此廣州國家版本館內現代化技術的運用,也在設計團隊的考慮之列,比方說現代化空調技術的運用。為了實現藏品長久保存的恒溫、恒濕所需,庫房會根據藏品種類而做出不同的環境設定,設有常規庫房和特殊庫房,仿照博物館的藏品環境管理體系,滿足各類型版本不同的物理空間需求。

此外,針對不同的藏品特性,館內還專門設置了冷藏庫?!安仄分杏胁糠痔厥獾募垙埲菀自庥鱿x害等環境影響,因此在保藏前會先對版本進行冷藏處理,將表面附著的微生物消除后,再入庫去儲存?!睋堈褫x介紹,館內的技術處理區也在“保藏”區域的功能設計中。在建筑用料和專業技術上,設計團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張振輝告訴記者,在這部分建筑的設計方面,吸收了一些新的材料技術的做法,包括建筑的防火防潮、恒溫恒濕等方面,從技術上為保藏工作提供堅實支撐。

據介紹,在主動技術方面,設計團隊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智能化管理體系,整個建筑的能源、機電的使用、安保、消防等,都可以統一在系統平臺上檢視?!翱梢哉f,在集中的平臺上將能源智慧化利用起來,也是整個建筑被賦予時代性的特征之一?!睆堈褫x表示,從建筑本體解決防潮、遮陽、隔熱、通風等問題,就是對綠色環保理念的最好體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嵐

[編輯:譚悅]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