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出道!立園花園“變形計”
2022-08-02 17:30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C位出道!立園花園“變形計”

共建花園是全市第三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經驗推廣項目,通過聯合社區組織、社區居民、園林企業共同參與花園設計、建設及運維。市城管局將其作為重點項目推廣,在各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廣泛發動下,寶安的共建花園創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亮點頻出,同時也受到廣大市民的認可。

6月10日至6月19日,市城管局在全市范圍開展了共建花園線上投票評比,寶安3個參賽花園全部進入全市前十,整體成績位居全市第一,其中:

松崗街道立園(第1名,58081票)

松崗立園,位于名立幼兒園,面積150㎡,設計單位是深圳市引力播種景觀設計有限公司,該園主要特色是幼齡兒童自然教育+低碳造園。

航城街道溢彩拾香花園(第5名,28419票)

航城溢彩拾香花園,位于鐘屋小學,面積300㎡,設計單位是華南農業大學湯輝教授團隊,該園主要特色是植物生長全周期科普教育+兒童友好體驗。

燕羅街道鵬歸棲園(第7名,20507票)

燕羅鵬歸棲園,位于麒麟山公園,面積450㎡,設計單位是深圳市濱海之都環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該園主要特色是全市唯一的湖景花園,觀賞水鳥動物+識花賞花。

按規定將由松崗街道立園代表寶安區參加全市8月6日的直播評比。

掃以上二維碼,我們在花園里不見不散

8月6日16:10-16:25和我們一起云游看花園直播


把“美”作為總引領

以細節體現大美

傾心打造園林作品

全力建設大美寶安

01

花園前身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變身”花園后的場地,之前是什么樣子的呢?

需要改造的場地位于松崗街道名立幼兒園北面墻根下的一條帶狀種植池,以及管理用房屋頂上的一小片空地,面積約150㎡。

02

變身過程

1 調研階段

在調研的過程中,設計師們帶領工作坊的參與者們對場地開展觀察與感知,尺寸測繪和現有植物品種分析等走訪調研,希望打造一個為幼兒園老師們探索E-STEAM、PBL類課程的戶外教室,為幼兒園的孩子提供一個自然探索樂園。

2 設計工作坊

隨后開展設計工作坊工作,通過體驗參與式永續設計,參與者可以學習設計思維,感知真實生活環境,體驗PBL項目式學習。

激發參與者以綠色地球公民視角,通過真實感知、案例分享、圍圈對話、參與設計等方式,讓每一位參與者構建設計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社區花園的關系。


“我們給花園命名為立園,立園重點在“立”字,意思是站起來,要立足,這代表生命、生活?!傲ⅰ弊值幕浾Z發音近似Life,因此花園的英文名叫Life Garden,也寓意生命之園。我希望通過共建花園,能讓小朋友增長知識,感悟生命,培養品德。希望我們以后一起來維護好、利用好這個花園,能通過里面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感受整個生命的歷程?!?/p>

3 建造工作坊

為了讓師生們充分參與到花園的營造中來,我們根據花園特色與師生們的關注點一共組織了三次共建工作坊,分別是:種植工作坊、藝術落雨管手工工作坊與藝術蚯蚓塔手工工作坊。

種植工作坊

種植活動,是打開幼兒對生命成長過程好奇之旅的一把鑰匙,名立幼兒園規劃出一片種植區域,讓小朋友們通過種植活動,親近自然,與自然交朋友。

種植之前,老師會先向小朋友們講解工具的安全使用、種植流程以及“好朋友”種植法,隨后帶領大家一起將具有互補關系的“好朋友”植物種在一起,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提升口味和抑制害蟲。

小朋友們通過與各種植物,泥土的接觸中,發現了大自然的神奇,表示知道了如何播種、種植、澆水、拔草,還說會來給植物澆水,照顧植物的生長。

手工工作坊-藝術落水管

小花園里最大的亮點是在不大的空間里置入了雨水收集的水系統,這套水系統也將作為后續老師們探索E-Steam、PBL類課程的一個重要課題。

設計師邀請多才多藝的老師們一起進行藝術落雨管的設計,最終由設計師、幼兒園師生、施工方共創了一個水循環系統:通過屋頂收集雨水,落水管用透明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大氣循環的背景板上,收集的雨水流經地下微型蓄水桶,通過手搖壓水井裝置,將水抽出,流向水渠,最終匯集到雨水花園,通過砂石墊層下滲到地下水系統。

小朋友們通過整個水循環系統,可以直觀了解到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過程,在沒有下雨的天氣下,可以將先前儲存的水重新利用,玩樂學習,讓節約用水、雨水資源化的理念像種子一樣,播種在每一個參觀花園的人們的心里。

手工工作坊-藝術蚯蚓塔

手工工作坊“藝術蚯蚓塔”的活動從閱讀繪本《蚯蚓的日記》開始,通過老師課堂上惟妙惟俏的圖畫日記,小朋友們從中了解到蚯蚓的生活習性以及它對土壤環境的作用。

隨后,帶小朋友安裝完蚯蚓塔,便要往里面投放一些小紅蚯蚓和食物。從制作蚯蚓塔到喂養蚯蚓,孩子們了解并尊重蚯蚓的生活習性,感受蚯蚓活動對環境帶來的易處。

03

完成變身

小小的花園成為了孩子們親近自然、探索感知的學習知識的秘密基地,也成為了老師們和后勤管理人員們疲憊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快樂聚會的休閑空間。

在調研工作坊中,老師告訴我們,老師們會開展自然導賞活動,花園設計了適合不同生物生活的生境,也謹慎挑選并標識了可能有風險的植物,還引入了烏龜、小魚、鴿子等孩子可以喂養觀察的動物。

花園從調研、設計到營造過程中,都努力遵循低干擾度開發的親自然理念,真正做到了生命友好、環境友好、零廢棄。

通過三個月細致的工作,在花園里針對兒童自然、美育與體能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結合課程開發的設計,其中就有一套互動自然筆記科普牌。

這套科普牌既是花園分區導覽的標識牌,也具備分區相關的一些科普知識,同時還保留一半互動空白區,用來給老師和孩子們做自然觀察筆記使用。根據不同的觀察主題,科普牌上的自然筆記可以不斷更新,就像花園里的動植物一樣具有生命力。

名立已經圍繞小花園成立了課程研發教師組,由名立幼兒園的師生們來開展日常運營維護立園,相信未來這套科普牌將在老師們的手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立園將成為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營造的校園型共建花園與創新教學相結合的典范。

?

審核:謝孫武

記者:肖慧涓

來源: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深圳新聞網

[編輯:賀靛婧]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